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清华大学探路“精准医疗”,成立6大研究中心

来源:当代医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亿欧导读 ]未来,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的使命就是解决中国与全球重大疾病防治问题,聚焦核心健康科技产品的创新研发。 作者:吴慧玲,图片来自“亿欧图库” 亿欧大健康7月13日消

[亿欧导读 ]未来,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的使命就是解决中国与全球重大疾病防治问题,聚焦核心健康科技产品的创新研发。

作者:吴慧玲,图片来自“亿欧图库”

亿欧大健康7月13日消息,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宣布,启动6大医工结合研究中心:临床大数据中心、数字医疗与医疗机器人中心、人工心肺中心、智慧健康中心、医学转化影像中心、可穿戴/可植入医疗设备中心。

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聘任尤政、孙家广、吴澄、张钹、雒建斌、程京、董家鸿、陆建华、戴琼海9位院士担任6大分中心的首席专家,每个中心将实行双主任制。

成立于2016年1月的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将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多学科交叉优势,整合清华大学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的优质临床医学资源,构建医研企一体化的跨领域精准医学创新联盟,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和先进健康医疗产品研发,培养具有临床转化科学才能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和工科人才,促进健康医学事业全链条全面优化升级。

确立三大主攻方向

进入21世纪,现代科技和生物医学迅猛发展,健康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远程医疗、医疗机器人等核心技术的应用,显著改变了当代医学的价值观、思维模式、诊疗策略、技术特征乃至健康医疗服务的业态。“精准医疗”也在此机遇下应运而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董家鸿在会议上指出,所谓的精准医学就是通过准确决策和精确运用适宜的方法,实现医源性损害最小化、病患康复最大化,最后实现人文化和科学化的医疗,让病人得到最佳的健康效率。

尽管我国健康服务水平已提升到全球第12名,但就健康状况来讲仍不乐观。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死亡人数为5470万。就其中原因来看,除传染病、孕产妇新生儿和营养不良占18.6%外,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代谢性疾病等疾病是主要致死原因,占比达73.4%。

对此董家鸿表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构成全球健康的重大威胁,同时占全球GDP10%的医疗支出也对经济发展带来严重阻碍。因此,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也成为了今年精准医学研究院的重要主攻方向。

会上,董家鸿也介绍了未来想要实现精准医疗的三个核心策略,分别是最优化健康促进恢复策略、最优化医源损害控制策略、最小化医疗耗费控制策略,只有这样才可实现医疗服务的安全高效和微创。“未来,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的使命就是解决中国与全球重大疾病防治问题,聚焦核心健康科技产品的创新研发。”

医工结合成重要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戴琼海表示,“未来,医工结合是精准医疗的趋势之一,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方向之一。”从医工结合的表面意思看,主要是指医学与工程学结合发展的一种新型医学交叉研究模式。

从当下精准医疗领域较为火爆的人工智能领域讲,目前国际前沿发展趋势就是医工交叉、工科为先。把在工科上面取得的技术成果嫁接转移到医学临床上,医生学工做工程师,工程师学医当医生,双方转化结合将有力推动高端医疗器械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正逐步开展医工联合方面的探索,纷纷成立医工交叉学科研究所。但技术与产品的转化,并不只是进行医工联合探索这样简单。未来,还需要培养研究所医疗研发全链条的协调能力,如前期投资方持续稳定的支持。

在谈及,精准医疗未来发展时,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医学中心教授姜泊表示,精准医学是工业的竞争、实践应用的竞争,更是治疗技术的竞争。“希望借助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这个平台,实现培养人才、临床应用。”

作为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式,医工结合已然成为精准医疗发展的重要助力。除了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与大数据技术的结合也是医工交叉发展的重要切点。清华长庚医院心内科主任张萍提及,全生命周期管理对心脑血管疾病精准治疗有重要作用,而可穿戴的监护设备则是监控心脑血管疾病猝死的重要抓手,是智慧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上张萍感慨而谈,作为全球顶尖学府,清华大学应是智慧医疗和智慧医院的最佳诞生地。尽管国内医疗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结合的工作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但可以预见医工结合发展之路已草木蔓发,春山终可望!


文章来源:《当代医学》 网址: http://www.ddyxzzs.cn/zonghexinwen/2020/0929/520.html



上一篇:汇聚青春创新力量 绽放红医创业梦想
下一篇:才须学也,学须勤也

当代医学投稿 | 当代医学编辑部| 当代医学版面费 | 当代医学论文发表 | 当代医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医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