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基于以美育人的医学院校美育课程改革范例

来源:当代医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医学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背景 (一)“以美育人”理念对医学院校美育的作用 近年来,美育成果显著也推动着“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不断强化,艺术教育者纷纷开始探索如何

一、医学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背景

(一)“以美育人”理念对医学院校美育的作用

近年来,美育成果显著也推动着“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不断强化,艺术教育者纷纷开始探索如何将这个理念“落地”,如何在艺术课程教学中做到既能以学生为本,又能回归美育教育的本质规律,如何真正发挥学校艺术教育对学生灵魂的浸润作用。在医学院校,学生的课业繁重,需要熟记的内容和临床实操要点多,学习压力大,实习过程中,面对医患关系等问题精神压力大,亟需挖掘生活中的“美”以缓解来自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医学院校学生毕业后通常会从业于乡镇医院、社区医院、企业药厂等机构,直接关乎人的生命与健康,高校作为多数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以美育引导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是艺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医学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困境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医学院校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教育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自2015年国务院印发《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来,国家对美育的重视和关注程度日益加强,促使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发展也得到了诸多政策上的支持,与此同时也对高校和艺术教师给予了新的寄托和挑战。但是由于专业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特殊性,导致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美育教育明显滞后于综合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尤其是医学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开设不能充分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对优质美育教育的期盼和要求,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学校不重视、专业相关性较差、开课率不高、师资不够、场地器材设备不足、评价不硬等突出问题。因此,医学院校艺术课程建设的重点任务需要依托学校特色、学生特点、专业需求,对课程种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此推动医药院校的美育教育质量提升。

二、“以美育人”学科融合背景下的医学院校特色美育课程建设

本文拟就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简单介绍美育课程的发展,自从2010年成立艺术教育委员会以来,开设艺术教室与治疗室4间,学校陆续引进艺术专任教师6人,兼职艺术教师2人,涵盖音乐、舞蹈、美术、摄影四个艺术课程方向,开设艺术课程16门,年均选课人数2000余人。艺术课程不仅涉及单纯的艺术欣赏或艺术实践,还鼓励学生从更广阔的生活、自然中汲取营养,以期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结合专业课程、校园环境、湖南本土艺术文化,体悟深邃哲思之美,形成独特的品位与格调,具体措施如下:

(一)重视学科融合促进立体的课程建设

近年来国内外医学教育领域愈发关注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一,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其二,通过艺术教育,开发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三,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医学生的人生境界。所以湖南中医药大学将生活美、专业美、校园美、个人美的美育观落实到课程中,并进行艺术与艺术课程、艺术与专业课程的学科融合改革,增加课程之间相互渗透和艺术教育的影响力,目的是推进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提高艺术教学质量,使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在医学院校发挥更大的作用。

表1 艺术课程开设情况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医学就是一门艺术。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的发展,医学从业者们逐渐开始重视医学人文关怀,无论对于患者还是医者本人,临床技术和科技的发展只能医治身体,而无法照拂到心理灵性上的关怀。为此湖南中医药大学从2018年开始,陆续引进艺术治疗课程,开设《音乐治疗》《舞动治疗》《绘画治疗》等课程,并进行课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和体验艺术为个人心理带来的改变,探索艺术学、心理学、医学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创新型的治疗手段,为未来医学的发展添砖加瓦。

(二)欣赏美——筛选医学相关经典艺术作品丰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筛选与医学院校特色公共艺术校本教材开发,针对学生以后就业的工作需求和职业道德要求,通过艺术课程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的能力,通过绘画、雕塑、设计、音乐、舞蹈不同艺术的表现手法,深入了解医学名家的励志人生、学医历程、医学经典故事、疾病特征等,以轻松而深刻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感受医学之美,通过作品内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例如,以雕塑、工业美术等形式呈现的人体形态结构、病变形态,绘画《骷髅欢戏图》体现的人体骨骼图、雕塑作品哈根斯《中国孕妇和她八个月大的孩子》展示出的人体解剖图;欣赏民族歌剧作品《呦呦鹿鸣》了解发现青蒿素的故事,通过音乐剧《艾文尔森》《我的遗愿清单》了解严重社交恐惧症、抑郁症对人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的影响等,这些作品的鉴赏既是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升华,又与我们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息息相关,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文章来源:《当代医学》 网址: http://www.ddyxzzs.cn/qikandaodu/2021/0722/834.html



上一篇:医学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实践
下一篇:医学图像处理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当代医学投稿 | 当代医学编辑部| 当代医学版面费 | 当代医学论文发表 | 当代医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医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