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秉承农业传统精髓 立足地域谋发展 ——甘肃农(3)

来源:当代医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2 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甘肃文化类型多样,虽然也存在年轻人外出打工,传统手工艺、传统习俗的传承后继乏人的情况,但人们认可传统,喜

3.2 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甘肃文化类型多样,虽然也存在年轻人外出打工,传统手工艺、传统习俗的传承后继乏人的情况,但人们认可传统,喜爱农耕文明时期形成并传承千年的熟悉的民间文化,依靠节庆和民俗活动,农耕文明衍生的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发展,深深扎根于甘肃民间的地方民俗文化得以长存不衰,发扬光大。社火、秧歌、道情、传统技艺、剪纸、皮影等等富有北方农村特色的民间文化不仅给甘肃大地老百姓带来欢乐,而且扩大了文化影响,提升了人们精气神,助推着地方经济的发展。

3.3 甘肃发展农业的前景大有可为

甘肃粮食种植投入大、收益小,要大力发展农业,就要发展特色农业,树立人无我有的理念。甘肃这几年发展农业另辟蹊径,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形成了马铃薯、中药材、果品及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但优势与劣势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甘肃省资源丰富,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河西走廊是灌溉农业区,是我国重要的制种基地和高原夏菜基地;陇中、陇东旱作农业区,全年降水量少,是全国重要的马铃薯、中药材、百合、小杂粮生产基地,也是果品蔬菜基地;陇南地区气候湿润,是经济林果、中药材等的主导产区。甘肃河西走廊,黄河、泾河、渭河流域和陇南徽成县盆地都是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产区分布广,是全国重要的高原夏菜基地和西菜东调基地,也是全国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理想产地。岷县、渭源、陇西县有着“千年药乡”之美誉。定西有“中国薯都”之称。平凉、庆阳已成为全国一流的红富士苹果基地,甘肃以苹果、葡萄、蜜桃等为主的果品在全国已有一定影响力。甘肃发展特色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需要政府引导,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发挥区域优势,调动农民积极性,相信甘肃未来的农业发展会有一个新天地。

甘肃要发展,除了依托特色发展农业外,还要改变以粮食种植业为主的局面,加大经济作物和果树林木蔬菜中药材等的种植力度和规模化产出,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单一,小农户发展的限制;改变大部分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低,想脱贫致富主要靠外出打工,农村空心村现象严重的现状;把农民吸引到土地上来,吸引到特色农业上来,加快农业合作化并进行集约化农业;倡导更多人寻求当地的优势,解放思想,实现“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用特色用文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乡村脱贫致富,振兴发展的步伐。

[1]范楚玉,苟翠华.悠久的中国农业[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2.

[2]侍建华.《甘肃农业发展史事纪要》[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2:9-13.

[3]薛砚.《引领乡村生态振兴甘肃推进农业绿色质量发展综述》[N].《甘肃日报》,2020-02-26.

中国农业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6%的水资源,生产出世界1/5的粮食,供养13亿多人口,长久以来形成的精耕细作农业,有许多优秀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需要继承和发展。甘肃自古以来都以农业为主,经济发展依托于种植农业,甘肃当代农业发展状况如何,农业文化留存情况怎样,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选取了生活在甘肃各农耕区的农民、乡村干部,以及家在农村、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的学生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目的是更好了解在甘肃农耕文明和谐视野下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了解甘肃农业及其文化在当今传承发展情况,明确优势与短板,探索用文化提振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途径。1 研究情况概述1.1 调查对象及方法本次调查对象选择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响应国务院扩招500万的政策招收的现职农村“两委班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乡村社会服务组织带头人、农业技术人员、乡村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等二千余人中的一部分,他们身份是农民,一年中只来学校集中面授4周,其余时间都在农村,通过网络教学完成学业。还有一部分是各地农校、中专、职高毕业的学生和家长,家都在农村,熟悉农村情况。调查对象的年龄在18—60岁之间,调查对象来自甘肃14个地级市中的12个,80个县市区中的56个,涵盖了甘肃省的各农业区。样本地域分布广,能综合反映甘肃各农业区的实际情况。问卷用问卷星制作,采用网上调查方式,已收到有效问卷385份 调查目的、内容及结果本次调查题目为甘肃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调查问卷,共设计了30道题,调查内容针对被调查者家或家乡的农业状况,衍生的传统文化类型,目的是了解甘肃农村农耕文化发展状况,传统文化的保留传承情况,当代经济发展与文化结合的程度等,立足现实,研究在农耕文明和谐视野下甘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由于样本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通过调查归纳出甘肃农业总体发展缓慢,创新性不足,其地域条件的限制依然是主要因素;古代农耕文明所创造的农业生产经验继续沿用,土地永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农业文化遗产保留较多;农耕文明衍生出的民间民俗文化的类型保留完整,保护措施到位;随着当今政府发挥地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的一系列措施,甘肃农业产业结构有了一些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2 调查情况分析2.1 经营模式单一,生产方式传统当今的甘肃,依然以种植业为农业支柱产业,作物种植以粮食为第一,依次是经济作物,果品蔬菜等。生产模式选择家庭单干式占66.08%,集约化农业6.94%,土地流转后农场式作业占6.29%,土地征用后城镇化占8.39%,其他占12.29%,可见甘肃各地基本还是延续精耕细作农业时期就有的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生产方式采用半机械化+人工,占到73.74%,纯人工和基本实现机械化的比例一致,均占10.07%,这和调查走访的结论一致。河西土地流转实施区和陇东董志塬上土地开阔区,农业机械化率高,沿用传统人工耕作的多为土地面积狭小的山区地区,可见制约甘肃农业实现机械化的障碍是自然条件。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依靠传统经验占44.5%,科技扶贫专家指导18.6%,学习借鉴他人经验占16.85%,从学校所学、从网上学、从致富图书手册上学到的只占1/5。农民对于种植种类、种植面积等有绝对自主权,但也是被动盲目的,43.12%的家庭根据去年农产品市场价格确定,25.1%通过观察市场需求决定,16.31%的从众,看周围人的选择。通过对未来预期资讯的了解决定的只占15.47%。近一半家庭根据之前农产品价格决定,种出来的农产品滞销就成了常发生的事。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比较多,商家上门收购、中间商代销、依托专业合作化门店、交易市场出售、互联网+电商、送到加工企业等,但主要还是传统方式销售,运用网络平台销售比例较低。研究者走访武山县南河流域蔬菜基地的情况和调查结果一致,这里生产的韭菜、蒜苗、青笋、豆角等蔬菜以绿色环保品质好闻名,主要销往省外,销售方式是菜农在地头采摘完由商家上门收或中间商代销,近两年中间商垄断了销售渠道,价格由中间商定,农户忙于种植采收,只能被动接受。当地名优品牌不止一种,但没有形成响亮的品牌效应。品质好,价格不高;产品好,牌子不亮的现象在甘肃比较普遍。被调查者也普遍认为名优特农产品在当地农产品中占比不高,究其原因,有不重视培育名优特产品的因素,更有宣传或开发不够的因素。甘肃的名优特产品的开发和再加工还有很大潜力可挖。甘肃农民除农业生产之外还从事哪些副业增加收入?外出打工占比最高,占比是做买卖(包括电商)和从事其他副业的比例总和,几乎没有副业收入的只占3.99%,可见外出打工是甘肃各地除了种地之外增加收入的最主要最直接的途径。农产品的深加工在当地产业中占的比例低,到这些企业做工的人数少,只占1.8%左右。甘肃农业虽以种植为支柱产业,但还是处于粮食生产的低端链,通过深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的比例低 农业文化遗产保留多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农业持续发展几千年持续不衰的法宝。甘肃农业耕作方式和种植技术沿用前人的经验,规模上没有跨越式大发展,一家一户式生产占主流,肆意破坏环境的现象很少。当地使用绿肥、牛羊粪等非化肥做肥料普遍,占到调查家庭的64.39%,全部用化肥的占5%左右。普遍根据传统或经验进行轮种或套种,有利于土地的永续利用。南河流域菜农在每年8月种蒜苗前,将蒜籽装袋吊在水井中,利用水井的潮湿水汽让种子提前萌发,种到地里后苗出得快又壮,这种自然育苗法在当地很通行。甘肃农业基于传统,保持自然状态,环境破坏问题少,除了使用化肥、农药,其他如工业生产、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人类活动破坏环境导致生态失衡,新物种引入破坏生态系统等情况较少见 乡风民俗保持其原汁原味92.8%的人认为当今农村大多数人都能讲诚信,97.11%的人认为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和“礼义廉耻”四维是很重要的为人处世之本,在当今传承很有必要。希望被传承和发展的文化内容有道德伦理、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经典文学、传统农耕文化等。生活富裕后,人们对“仁爱”“孝道”等传统文化的态度,有41.3%的人认为更加重视了,这可能是“富而好礼”的缘故;6.16%的人认为没变化;而41.67%的人认为因人而异,两极分化明显;4.71%的人认为更不重视了,这反映了传统的孝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多元化认识现?的人认为当地依然保留祭祖、扫墓、供奉祖先等习俗,传统文化重人伦、慎思追远观念依然浓厚%认为邻里关系来往密切,相处融洽,依然保持远亲不如近邻,守望相助的和睦关系。至于如今勤劳还能不能致富,60.87%的人认为能,33.87%的人认为不一定%的人认为勤劳已经不能致富了。认为能致富的途径,依次分别是:凭科技和信息,凭自身的胆略及对社会的发展认识,凭勤劳苦干,凭农业政策的引导,凭机会机遇 当代农村的文化形态呈现多样性甘肃对乡村传统文化形态保留多,几乎每个县和乡都保留有传统节日习俗、秧歌、高跷、抬阁、小曲清唱等形式%的人知道家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地方都有特色饮食,多个地方发展依托地域文化的旅游经济,麦秸画、草编、柳编等农耕文化衍生的文化类型在一定区域内知名度比较高。生活水平提高后,村民追求文娱方式类型有跳广场舞,自发组织的积极健康文娱活动,和亲友聊微信看资讯,到乡村阅读室看书,这些都是健康的娱乐活动。但个别地方个别人将赌博作为娱乐消遣方式,这个比例非常低,但存在。将近一半的人认为政府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举措效果明显,值得提倡,23.36%的人认为效果不明显,26.09%的人不曾关?的人知道自己所在的县乡获得过“某某之县”“某某之乡”的荣誉之称,说明各县对自己的特色文化进行了一定的宣传,有一定知名度,但普及度还应加强,才能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关于甘肃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开发的事例,被调查者都能举出一二,其中大部分人知道自己地方入选国家、省、市非遗名录的文化遗产,像岷洮花儿,庆阳皮影、香包,天水丝毯雕漆,卓尼岷县洮砚,陇南乞巧文化节,临夏砖雕,武山羊皮鼓,平凉安口窑陶瓷文化,张掖甘州区九曲黄河灯阵,陇西李氏祭祖,华亭曲子戏,庄浪抬阁,景泰打铁花技艺等等,文化的影响力正在蔓延和扩大。3 结论及思考纵观在农耕文明和谐视野下的甘肃文化传承发展,可归纳出以下几点 甘肃农业发展一直没有离开传统甘肃农业集约化程度不高,种植方式主要靠传统经验,以家庭单干方式为主,发展较为缓慢。但甘肃农耕文明长期存在的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不仅适应了当代农业,为农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范例。作物种植采用几乎没有污染的半机械化+人工生产方式,温室大棚和地膜的运用,普遍实施的轮作复种;运用绿肥农家肥这些天然肥料,提高土壤肥力,防止土壤板结,减少化肥使用形成的土地问题;兴修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增加土地利用率;运用自然方法保墒防旱;自然育种提高了亩产等,有利于农业文化遗产活态遗存,对急功近利掠夺式农业生产无疑是一剂清醒剂。农耕文明中,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的生产方式,循环的生态农业,就是优秀传统农业传承和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石,对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农耕文明的传承发展有可吸取和借鉴意义 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甘肃文化类型多样,虽然也存在年轻人外出打工,传统手工艺、传统习俗的传承后继乏人的情况,但人们认可传统,喜爱农耕文明时期形成并传承千年的熟悉的民间文化,依靠节庆和民俗活动,农耕文明衍生的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发展,深深扎根于甘肃民间的地方民俗文化得以长存不衰,发扬光大。社火、秧歌、道情、传统技艺、剪纸、皮影等等富有北方农村特色的民间文化不仅给甘肃大地老百姓带来欢乐,而且扩大了文化影响,提升了人们精气神,助推着地方经济的发?甘肃发展农业的前景大有可为甘肃粮食种植投入大、收益小,要大力发展农业,就要发展特色农业,树立人无我有的理念。甘肃这几年发展农业另辟蹊径,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形成了马铃薯、中药材、果品及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但优势与劣势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甘肃省资源丰富,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河西走廊是灌溉农业区,是我国重要的制种基地和高原夏菜基地;陇中、陇东旱作农业区,全年降水量少,是全国重要的马铃薯、中药材、百合、小杂粮生产基地,也是果品蔬菜基地;陇南地区气候湿润,是经济林果、中药材等的主导产区。甘肃河西走廊,黄河、泾河、渭河流域和陇南徽成县盆地都是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产区分布广,是全国重要的高原夏菜基地和西菜东调基地,也是全国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理想产地。岷县、渭源、陇西县有着“千年药乡”之美誉。定西有“中国薯都”之称。平凉、庆阳已成为全国一流的红富士苹果基地,甘肃以苹果、葡萄、蜜桃等为主的果品在全国已有一定影响力。甘肃发展特色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需要政府引导,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发挥区域优势,调动农民积极性,相信甘肃未来的农业发展会有一个新天地。甘肃要发展,除了依托特色发展农业外,还要改变以粮食种植业为主的局面,加大经济作物和果树林木蔬菜中药材等的种植力度和规模化产出,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单一,小农户发展的限制;改变大部分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低,想脱贫致富主要靠外出打工,农村空心村现象严重的现状;把农民吸引到土地上来,吸引到特色农业上来,加快农业合作化并进行集约化农业;倡导更多人寻求当地的优势,解放思想,实现“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用特色用文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乡村脱贫致富,振兴发展的步伐。参考文献[1]范楚玉,苟翠华.悠久的中国农业[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2.[2]侍建华.《甘肃农业发展史事纪要》[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2:9-13.[3]薛砚.《引领乡村生态振兴甘肃推进农业绿色质量发展综述》[N].《甘肃日报》,2020-02-26.


文章来源:《当代医学》 网址: http://www.ddyxzzs.cn/qikandaodu/2021/0212/669.html



上一篇:浅议现代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与策略
下一篇: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分析

当代医学投稿 | 当代医学编辑部| 当代医学版面费 | 当代医学论文发表 | 当代医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医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